•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错改网

    手机WAP版

    手机也能找商机,信息同步6大终端平台!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热点新闻 » 正文

    宋鱼水:“时代是我的舞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4-14 14:04:10   浏览次数:4  发布人:cb06****  IP:124.223.189***  评论:0
    导读

    “时代是我的舞台”——记全国模范法官、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副院长宋鱼水成为“全国模范法官”二十余年,时代大潮翻涌,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副院长宋鱼水始终站在司法审判一线,以另一种方式“贴近地面”。不辜负这个时代,需要每个普通人的努力。宋鱼水说,“时代是我的舞台”,希望做一个有益于时代的、“接地气”的普通人。“我是一名幸运的见证者和践行者。”1989年,初出茅庐的宋鱼水走进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经济审判庭,一干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时代是我的舞台”

    ——记全国模范法官、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副院长宋鱼水

    成为“全国模范法官”二十余年,时代大潮翻涌,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副院长宋鱼水始终站在司法审判一线,以另一种方式“贴近地面”。不辜负这个时代,需要每个普通人的努力。宋鱼水说,“时代是我的舞台”,希望做一个有益于时代的、“接地气”的普通人。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我是一名幸运的见证者和践行者。”

    1989年,初出茅庐的宋鱼水走进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经济审判庭,一干就是十余年。

    彼时,改革开放春潮涌动,蓬勃生机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阵痛不时显现。宋鱼水天南海北跑,见识了形形色色的当事人:讨薪的农民工、债务缠身的老板、下岗潮中的国企工人……不同案件,让她看到了时代的“褶皱”。

    案结事了之外,改革、发展、稳定的辩证关系需要融入办案逻辑。1998年,一家啤酒经销商将过期啤酒的生产日期涂改后继续销售,总经销商要终止合作,收回经销权,双方闹上法庭。当时法律对经销权没有明确规定,合同能撤销吗?宋鱼水认为,转型期的经济应提倡诚信,遂判决合同解除。一年后,合同法颁布,“诚实信用原则”被明确为基本原则。

    1999年,一家租赁公司对判决结果存在疑惑。对此,宋鱼水拿出判决书,对照法律,分析案情,一讲就是两个小时。“赢得堂堂正正,输得明明白白。”老板和律师都心服口服。两天后,一面写着“辨法析理,胜败皆服”的锦旗送到法院。

    2002年,宋鱼水任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庭长。海淀区法院所在的中关村,高校、科研院所、高新企业林立,反映到法院的则是互联网纠纷、著作权侵权、侵犯商业秘密等一系列前沿问题。当时36岁的宋鱼水接过担子,进入了一个陌生的领域。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2025年3月,宋鱼水应邀出席中关村论坛。

    数字图书馆把图书扫描上网,是否需要经过著作权人同意?高级技术及管理人员“跳槽”进入同类企业,是否属于竞业禁止?为防止企业损失扩大,能否先宣判停止侵权?如同在无人区修路,宋鱼水和同事们审理了一系列“全国首案”以及大量社会关注的案件,并创新适用了“诉讼禁令”“部分判决”等机制,为全国其他法院提供了借鉴。

    2014年,全国首家知识产权审判专业机构——北京知产法院应运而生,宋鱼水任副院长至今,和同事们筚路蓝缕,又启新程。

    针对涉及重点技术领域、新兴产业的高价值案件,组建药物专利链接、软件、数据等6个业务审判专班;在全国较先成立技术调查室,辅助法官查明技术事实;组成7人合议庭,充分发挥具有专门知识的人民陪审员作用;成立“译知社”,组织法官开展知识产权资讯、案件翻译研究,助力涉外审判……在这家专门法院从无到有再到优的建设过程中,宋鱼水深度参与。

    “30多年来,我是国家创新发展、法治进步的见证者,也是幸运的践行者。”宋鱼水说。

    “士兵都是在战场上成长起来的。”

    “面对经济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法律在彼时彼刻的空白,您会有本领恐慌,或者焦虑感吗?”记者问。

    宋鱼水认为,要把自己当成一个普通人,然后拼尽全力、不懂就问、干就完了。“士兵都是在战场上成长起来的。”

    如同改革开放初期,人们下海经商,摸着石头过河。在那个时代成长起来的宋鱼水觉得,办案实践就是成长的捷径,实践出真知。“干着干着就学会了。”

    刚参加工作那会儿,宋鱼水经常是经济庭的结案状元。一位前辈告诉宋鱼水,“当法官,没办过300个案子,别说话。”于是,宋鱼水拼命办案、拼命积累。“一个大学生到了基层法院,不能只干‘精活’,基本上什么活我都干。”宋鱼水回忆。

    在一起因民间剪纸导致的著作权纠纷中,宋鱼水跑到艺术院校向专家教授请教,又以游客身份去天津了解杨柳青年画的制作过程;

    在一起歌曲著作权官司中,为弄清几首歌曲的区别,宋鱼水开始钻研起乐理,并把词曲作者、中国音乐协会和国家版权局的专家统统请到法院,请他们讲解专业知识;

    “折腾折腾就会了。”宋鱼水说,现在法院人案矛盾突出,大块的学习时间可能不多,年轻法官更应在案件审理中学习。

    虚心向他人请教,宋鱼水认为这是一门必修课。“刚毕业那会儿,没有经验,在食堂吃饭的时候,会默默观察谁笑得最开心,因为肯定是案子办得比较成功,让双方当事人比较满意。我就跑去问一些经验。”宋鱼水笑着回忆自己和同事的相处瞬间。

    当事人、律师等也是宋鱼水的学习对象。“知识产权案件有很多疑难复杂问题,当事人希望法官能听懂,因为他希望赢,所以他会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把这个技术问题给你讲清楚。”

    “我学习的舞台特别大,也总能看见别人的优点。”宋鱼水认为,法官的精力有限,要学会调动当事人、律师等一切资源共同解决问题。“法律天生属于要跟其他领域的知识嫁接的领域,要常学常新,不断‘奔跑’,争当专家型法官。”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2009年10月1日,国庆盛典,宋鱼水作为全国政法系统先进人物代表,站上“依法治国”主题彩车。资料图片

    30多年来,宋鱼水荣获诸多荣誉。2005年,中宣部确定宋鱼水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典型”。2009年,宋鱼水当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此外,她还是“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先进工作者”“最美奋斗者”“时代先锋”“全国模范法官”“全国审判业务专家”……

    “新时期法官既要超前思考,也要扎根土地。”

    “我是个温和的人,即使是工作的时候,我也很难摆出那种很严肃的样子。温和是我的风格。”宋鱼水坦言。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2008年,北京奥运会,宋鱼水作为火炬手参与圣火传递。资料图片

    宋鱼水曾审理过一起出版合同纠纷案件。庭审过程中,老作家慷慨陈词,可并非完全聚焦法律争议焦点,车轱辘话反复说。庭审从8时开到12时多,旁听席有人打起瞌睡,有人转身离去,宋鱼水就这样一直静静地听着,直到双方都没有新的补充,她才开始说明出版合同方面的法律规定,指出双方的过错,并再次提出调解方案。

    “宋法官,我们双方闹到法院后,你是头一个完完整整听完我讲话的人。你的话,我信。你说怎么办,就怎么办。”原本并不同意调解的老作家,态度突然来了个180度大转变。

    “让当事人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既能让其感受到司法温度,也能避免法官带着偏见去评价,先入为主。”宋鱼水说。

    为当事人多想一点,也体现在通过判决引导市场主体走向规范化之路,实现社会利益最大化。

    2003年,宋鱼水接手一起“老大难”案件。原告、被告曾是一家公司的正副总经理,还曾是大学室友。后来,因利益分配问题,被告离开公司并另立新公司。原告认为被告推出了与自己相同的产品,让自己损失了几百万元,遂向法院提起诉讼。

    案件审理历经9次询问、4次勘验和4次开庭,光一家所带的证据材料,就需要三四个人抬到法庭。双方矛盾尖锐,恶语相向。梳理案情后,宋鱼水明白:如果只是一纸判决,案件可能走向“双输”结局。

    “你们现在闹得不可开交,当初为什么还一起开公司?”“有分歧,除了外部因素,也和你们只懂专业不懂法有关。”宋鱼水希望既解“法结”又解“心结”,于是苦口婆心、反复劝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该案不仅以调解结案,两个冤家也和好如初,甚至还共同组建了一家公司,并按照法律的规定拟定公司章程,明确各自权利义务,案件走向“双赢”。

    “新时期法官,既要有现代司法理念、超前思考,也要扎根现实土地,面对疑难案件或者当事人不同层次的需求,展开实践探索。”宋鱼水说。

    “要让年轻人看到更大的世界。”

    时过境迁,当下很多“90后”“00后”进入职场、走进法院。走上领导岗位的宋鱼水也把更多精力放在了人才队伍建设上。

    如何尽己所能,帮助年轻人成长?

    宋鱼水在北京知产法院兼任了好几年的政治部主任,她把“看见”当成了解年轻人的钥匙。借助院庭长带头办案制度,争取和不同法官团队开一次庭、共同战斗一次,切身感受年轻人的办案风格、脾气秉性;党小组会议、日常工作对接、吃饭、乘电梯……不管何种场景,宋鱼水总争取和年轻人进行“零距离”交流。

    “现在的年轻人,已经远超我们了,不仅知识丰富,也玩儿得转最新科技。”宋鱼水看到了年轻人的闪光点,也察觉到他们的短板:“可能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就缺乏与兄弟姐妹的相处,导致现在跟当事人的沟通也有一定压力,老觉得书本就能给他们答案。除此之外,多数人刚毕业就直接进入法院,单位与家庭两点一线,生活轨迹相对单一,社会经验也不够丰富。”

    于是,宋鱼水希望竭尽所能提供一些指导。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宋鱼水为参加2018年度“香港法律系学生内地暑期实习计划”的实习生颁发证书。

    北京知产法院法官张晰昕就是受益者之一。在宋鱼水看来,这名有着计算机和法律双重背景的复合型法官,常能把晦涩难懂的问题抽丝剥茧,办成一个个精品案件。对于这个已经足够优秀的“全国法院办案标兵”,如何助推其走得更远?张晰昕介绍,在与宋鱼水共同办案的日子里,她从宋鱼水身上看到了一名优秀法官是如何将对老百姓的理解、对社会发展进步的期待融入案件审理的。在宋鱼水的影响下,张晰昕更加深入思考一些问题,如案件当事人有什么困难?双方还有合作的可能吗?如何真正解决纠纷,避免就案办案?张晰昕觉得,这样的“现场”带教,总是收获满满。

    北京知产法院法官朱蕾则从另一个角度,向记者讲述了宋鱼水对年轻人的帮助。“她为我们搭建了很多成长的平台,让我们看到了更大的世界。”

    借助“法护创新”机制,带着法官们深入科技园区巡回审判,面对面了解企业需求;领着年轻人去科创企业,与一线研发人员交流,感受技术成果产生的不易;借助“京知大讲堂”系列课程,邀请高校学者、“两院”院士、资深法官等授课培训,扩展年轻人的知识面;筹建志愿者服务队,为建党百年、国庆七十周年、北京冬奥会等重大活动提供专业法律志愿服务,提升社会责任意识……朱蕾说,这些都有利于年轻人“向外”打开自己、为成长赋能。

    “她对年轻人的帮助,总是实实在在的,没有任何空话,总是体现在身体力行的工作中。”朱蕾说。

    法官感言

    我骄傲,我与时代同行

    在我的工作生涯中,有很多感动,点点滴滴汇合起来,成为十分美好的回忆。

    那时,法官经常要出差办案,那一代的基层法官走遍大江南北,深入到企业的角角落落,发掘现场见证的事实,然后在这些断裂的事实中甄别法律要件,探究解决问题的可能性,法官定分止争、实质性化解矛盾的能力却是超强的。我想,最重要的原因是实践出真知。

    伴随改革开放,我国经济飞速发展,我有幸成为知识产权审判队伍中的一员。从新兵到老兵,我最直观地感受到文化、技术走进寻常百姓家。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群众充分感受到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人工智能等科学技术带来的日新月异……每天,我和同事们穿行在知识产权法院的大楼里,有的同事在办理商标案件,有的在从事著作权审判,有的假期里还在加班办理专利、垄断、不正当竞争案件等等,案件背后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各行各业的创新发展。来自国家知识产权局、文化和旅游部的统计数据令人倍感鼓舞,文化消费、产业升级、专利拥有量等展示了我们工作的价值。

    涉外案件是知识产权案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北京知产法院,每一名法官都接触过专利、商标授权确权行政案件的涉外当事人,打造首善国际化营商环境是我们光荣而神圣的职责。

    北京知产法院刚满十岁,未来还有很漫长的路。我坚信,一代更比一代强。新质生产力发展背景下,恰逢国家发展好时光。我爱我们的时代,我将与时代继续同行,认真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法治国家建设进一步贡献力量。

    采访手记

    接地气的“时代先锋”

    “接地气”和“先锋”,两种特质同时体现在宋鱼水身上,构成了这名“全国模范法官”的一体两面。

    一方面,宋鱼水很质朴。“我是个普通人,我喜欢为普通人办事,我想成为普通人的骄傲。”宋鱼水这样评价自己。30多年的审判实践,她站在司法审判一线办案子,在生活实践中积累经验,与形形色色的当事人打交道,将心比心地帮助年轻人成长,一步步都扎实、坚定,足够“贴近地面”。

    另一方面,她又是一名“先锋”。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法治建设逐步健全,但很多法律要么刚刚颁布,要么还没颁布。在这种情况下,宋鱼水办理了很多“全国第一案”,并在机制上有所创新;她勤奋好学,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又因和老百姓打交道的方式,早在21世纪初,关于她的事迹就在全国广为传颂;现在,她又面向未来,把很多精力放在了人才培养上。

    由从事民商事审判工作,到知识产权审判,再到涉外案件审理,与时代同行的过程中,“接地气”和“先锋”并不矛盾,务实和创新也并不冲突。不辜负这个时代,有赖于每个普通人的努力。

    来源:人民法院报·5版

    记者:余亚如丨摄影:沈亮 杨明

    责任编辑:陈冰 |联系电话:(010)67550710|电子邮箱:chenbing@rmfyb.cn

    新媒体编辑:杨梦娇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文/匿名(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发布者) / 非法信息举报 / 删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昵称为 cb06**** 发布的作品,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发布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54208694@qq.com删除,我们积极做(权利人与发布者之间的调停者)中立处理。郑重说明:不 违规举报 视为放弃权利,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个别老鼠屎以营利为目的遇到侵权情况但不联系本站或自己发布违规信息然后直接向本站索取高额赔偿等情况,本站一概以诈骗报警处理,曾经有1例诈骗分子已经绳之以法,本站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若遇 违规举报 我们100%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0相关评论
     

    (c)2008-现在 cuog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