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鄂尔多斯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黄河“几”字弯腹地,煤炭和天然气储量分别占全国的1/6和1/3。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和西气东输气源地,鄂尔多斯市每天的煤炭产量达到200多万吨以上,以一市之力为全国28个省份保供煤炭6.68亿吨;每天输出6500多万立方米的天然气,保障京津冀40多个城市气源供应;每天发电5.1亿度,用高质量的能源点亮万家灯火。正是这座用能源供应温暖大半个中国的北方能源之城,正在用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实践,走出了一条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发展之路。
2023年底,鄂尔多斯市和鄂托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苏里格经济开发区2个园区成功入选全国首批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城市和工业园区试点,试点期限3年(2024年-2026年)。工作开展以来,鄂尔多斯市立足能源资源禀赋,以系统思维打破传统路径依赖,创新“一带二”雁阵模式,推动重点领域减污降碳协同重点项目落地投产,谋划减污降碳协同创新管理政策,启动减污降碳协同先进技术和典型案例征集工作,推动CO2、CH4等多温室气体与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在能源结构重塑、工业技术革新、交通绿色替代、生态环境改善、生态价值转化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逐步形成减污降碳协同创新的鄂尔多斯实践。
从“羊煤土气”到“风光氢储车”,持续提升产业绿色低碳能级。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61.3%,构建起完整、高效、可持续的氢能产业生态系统。从“地下挖煤”到“追风逐日”,能源领域源头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路径迈出坚实步伐。全市已建成新能源装机规模超2000万千瓦,占全市电力总装机超35%。从“高耗能”到“高价值”,工业领域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路径正在开拓新篇。重点打造新能源重卡产业链、绿氢产业链等18条产业链,现代煤化工与绿氢、碳捕集利用与封存耦合等系列典型项目陆续投产。从“柴油驱动”到“氢电混动”,交通领域减污降碳协同创新雏形初显。铁路专运线、氢能源汽车、新能源矿卡、自动驾驶货车等示范项目顺利应用,率先在全国形成以氢能源为主的新能源重卡应用示范基地。从“末端治理”到“协同管控”,持续优化环境治理助力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建立污染治理与碳减排联动机制,实现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调度。空气质量优良率长期稳定在90%以上,单位GDP能耗、碳排放强度分别下降18.2%和9%,实现节能降碳与经济增长协同发展的历史性转变。从“生态修复”到“价值再生”,奋力开发生态建设助力减污降碳潜力。谋划了库布其沙漠北缘锁边林带、“光伏长城”治沙带及毛乌素沙地风电光伏“一廊多点”工程等标志性项目,探索形成的库布其沙漠治理模式,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在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时代命题下,鄂尔多斯正以减污降碳的协同之笔,书写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的精彩篇章,鄂尔多斯正在用创新实践印证,减污降碳不仅是环境命题,更是高质量发展的“黄金支点”,鄂尔多斯的探索,正为全球资源型城市转型提供了可复制、可量化的中国方案。
来源: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