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听说一个案例就是一个股市的奇才讲述他成功的经验,他提到他曾经的父亲曾经怎样教育他通过一种残忍的方式,比如让他站在高位,然后父亲在下面说要接她,让她跳在他身上,但是当他跳下来的时候,他的父亲却躲开了。让他摔了个鼻青脸肿。父亲其实是想通过这件事告诉他不要轻信任何人。
我深受启发,在此分享一些思考:
- 他父亲干的是个啥事?本质上是在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怀疑精神。这属于真正的大学教育范畴,是独立思考与科学印证思想的根基,从这个角度而言,父亲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
- 干这事的动机?父亲之所以刻意为之,必然是深知这种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有可能是他自身曾在这方面遭受过惨痛教训,也可能是通过看书、听闻新闻事件等间接学习途径,领悟到培养怀疑精神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 教育方式与手段是否妥当,是否有更好的替代方案:
1) 教育方式:主要存在体验式教育和间接式教育两种。体验式教育让小孩亲身经历以获取经验教训;间接教育则通过讲述案例、道理与逻辑来实现。两者各有优劣,俗话说磨难能快速打醒一个人,但成本高昂,而文字唤醒虽成本低,却较为缓慢,通常前期应以体验式教育为主,特别是怀疑一切的精神,不亲身经历一番,感觉很难通过讲道理理解。
2) 教育手段:归根结底就是赏和罚。从赏的角度,可以通过鼓励提问,肯定小孩的质疑行为,引导小孩亲自验证等来培养;从罚的角度,还真不太好操作,让小孩上一次当并品尝其中的恶果,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办法,但是过程要关注小孩的情绪,及时跟小孩沟通解释原因。
另教小孩能不能只有赏没有罚呢,只用糖果不用鞭子?从经济学的边际效应递减规律来看,单纯依靠奖赏而摒弃惩罚是不可行的。就像小孩成长过程中,安抚所需的“奖励”不断升级,子女的胃口会越来越大,大到最后需要百万的跑车才能让宝宝的心情稍微好一点。所以无论再疼爱的子女,你的第一顿“鞭子”总是免不了的。 目的不是为了发泄,而是为了让小孩第一次认识世界的规则:有阻止你的力量。至于用什么“鞭子”,打多疼,需要根据小孩当时的性格特点、承受能力以及实际效果,来确定和调整。只要你的目的不是单纯为了发泄自己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