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至27日,以“智启未来·营创无限”为主题的第12届新时代研学旅行论坛暨第四届新时代研学基地营地大会在山东曲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研学营地成功召开。来自各文旅委(局)工作人员,高职院校、中职院校、应用型&职教本科学校相关学科负责人、研学旅行协会/分会、研学旅行相关研究学者和专家、出版传媒研学负责人、地方市县文旅集团负责人、基地营地负责人、旅游机构负责人等700多人出席了此次论坛。
▲与会人员大合影
论坛由中国旅游协会研学旅行分会主办,山东新华书店集团指导,山东新铧文旅发展集团、山东理工职业学院、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山东玉带玫乡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承办,中国旅游协会地学旅游分会、中国旅游协会民宿客栈与精品酒店分会、中国旅游协会长城分会、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分会、曲阜尼山文化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协办,大运河研学产教融合共同体、山东省研学旅行协会、吉林省研学旅行协会等100余家研学相关协会、分会、知名学校和企业支持。
▲佘小殷致辞
▲安蓬生致辞
▲储艳丽致辞
▲张隆海致辞
▲李中国致辞
▲魏巴德致辞
中国旅游协会副秘书长佘小殷,山东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山东新华书店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安蓬生,山东新华书店集团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山东新铧文旅发展集团党总支书记、董事长赵学莉,曲阜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储艳丽,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张隆海,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李中国,新时代研学旅行论坛组委会秘书长、中国旅游协会研学旅行分会会长魏巴德出席大会。
▲郭传杰发言
关于研学与人工智能,中国科学院原党组副书记、中国科技大学原党委书记郭传杰在发言中指出,作为技术手段的工具,AI不仅解决了传统研学中的效率、安全与资源限制问题,还通过个性化、沉浸式和智能化手段,将学习效果提升至新高度。但同时要注意避免AI应用中的负面影响,确保AI能有效辅助研学旅行,而不是取代其核心价值。
▲厉新建发言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首都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厉新建以《“十五五”研学旅游发展趋势》为题为大家带来了主题分享,他在发言中表示,研学旅游市场跟别的市场是一样的,通过价格竞争能够“卷”走竞争对手,但“卷”不来消费者,要想吸引消费者,归根结底还是靠所能提供的价值。真正有深度的、个性化的研学产品还需要深入打磨,高水平的研学导师队伍建设还任重道远。
▲钟栎娜发言
《2025中国研学市场大数据报告》指出,研学旅游市场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相关企业的蓬勃兴起,市场发展趋势逐渐向多元化与专业化转变,研学旅游与科技等跨界融合加深,在市场转变引导下国际化、本土化以及专业化的投资方向逐渐明朗。游客行为监测与决策服务文化和旅游部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文化和旅游大数据研究院执行院长钟栎娜在汇报中提到。
▲郭强发言
研学实践教育活动需处理好“公益”与“功利”的关系,要处理好校内外课程的整体性设计和统筹协调。研学课程体例设计是动态的,需要根据研学点的不同、教师的不同等对课程进行分类设计,最终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基于任务完成深度体验。晋中市中小学生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副校长、中国教育学会学生发展指导分会理事郭强在发言中强调。
▲陈俊华发言
研学基地的运营需在政策机遇与市场挑战中找准平衡点,通过特色化内容、专业化服务和智能化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杭州(国际)青少年洞桥营地主任、杭州市富阳区研学旅行协会会长陈俊华在发言中表示。他认为,未来,行业将加速洗牌,唯有深耕教育本质、整合多方资源、拥抱技术创新的基地,才能在“双减”与素质教育的浪潮中脱颖而出。
▲王昆欣发言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教育部全国旅游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昆欣教授就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教学进行了分享和解读。他提到,研学旅行专业新标准立足11个核心要素,系统优化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全流程,精准契合了行业高质量发展需求;通过深化专业升级与数字化改造,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研学旅行行业注入强劲动力。
▲马亚杰发言
针对当前研学资源分散、成本高、标准缺位、创新乏力等行业痛点日益凸显的问题,成立全国研学旅游集中采购中心,有助于整合优质资源,优化供应链,降低采购成本,实现行业成本有效控制。中国旅游协会研学旅行分会秘书长马亚杰在发言中表示。
▲郭峻发言
山东理工职业学院文化旅游与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负责人郭峻在发言中根据高质量研学人才培养对高水平结构化教室团队建设展开了挑战和对策说明。他表示,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目前在研学人才的培养上还存在着诸多痛点和不足。对此,教师团队应坚持党建引领、师德为先,打造结构化教学团队,分阶段螺旋式提升教师能力,并加强校企、校校协同,双向提升共享共建共赢。
▲王彬发言
新时代背景下,研学营地要怎么做?北京大学CASHL管理中心(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的研究员王彬教授分享了多个国外研学营地的优秀案例,他表示,现在国内的很多基地的后期管理相对来说是比较乱的,有的机构亏损最多的就是在后期管理,因此可以借鉴国外优秀营地的一些做法。如设置专门的物资管控保存点,这样所有的物资都有编号,都归档,编号非常整齐,甚至可以作为学生参观的课程点。
▲杨茜发言
研学猫&亲子猫管理咨询部部长杨茜在发言中表示,近年来,研学市场存在一些问题,如研学费用过高、课程内容单一、资源禀赋和课程开发能力不匹配等。这些问题导致消费者对研学市场的满意度不高,为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用微咨询的形式,通过低成本的试错和迭代,逐步提升课程质量。同时,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因地制宜的规划,以提高研学市场的竞争力。
▲赵晓林发言
在“双减”的环境政策背景下,课后服务和研学旅行是仅有的两个获得教育政策推动的教育板块,因此应重点关注这两项复合产品的升级模式。不过课后服务和研学旅行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方面的瓶颈,研学旅行如何凭借品牌赢得大众信任,也成为了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及教师培训学院特聘专家、北京中关村教育协会副会长赵晓林在发言中指出。
围绕“职业院校如何打造中小学生研学实践基地”“院校青睐什么样的研学产教融合项目?”的话题,与会嘉宾分别展开了分享与讨论。
▲魏巴德发言
面对研学行业日益激烈的竞争,“差异化定位与生态位卡位”是破局的核心路径。中小企业应专注“垂直深耕”,聚焦1-2个细分赛道,打造“小而美”的竞争优势;全国性企业则可构建“生态联盟”,通过整合资源打造IP品牌、搭建研学平台、推进全域研学,实现市场突围与持续增长。研学猫&亲子猫董事长、中国旅游协会研学旅行分会会长魏巴德总结发言时如此强调。
本次论坛汇聚行业顶尖专家,聚焦人工智能赋能研学新生态和基地营地驱动升级,总结研学企业运营规律,分享研学市场经验,剖析解决现实问题方法,探讨研学实践发展趋势,助力研学产业健康、持续和高质量发展。论坛致力于为行业打造集研学资源展示、交流合作为一体的研学交流平台,与众多研学企业、院校、中小学校等一起推动研学旅行行业健康发展。
来源:中国旅游协会研学旅行分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