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错改网

    手机WAP版

    手机也能找商机,信息同步6大终端平台!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热点新闻 » 正文

    这种病在我国本土病例已消除,但出国旅行仍要小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1-21 21:13:15   浏览次数:12  发布人:e3da****  IP:124.223.189***  评论:0
    导读

    2025蛇年将至,春节是家人团聚、朋友相逢的美好时刻,也是人们出行的高峰。在春节假日期间,由于归国返乡和出境旅游人数的增多,人员流动频繁,输入性疟疾的风险也随之增加,特别是从疟疾高流行区归国的人员,更需提高警惕。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24年世界疟疾报告》,2023年全球约有疟疾病例2.63亿例,因感染疟疾而死亡的人数达到59.7万,83个国家有疟疾流行,主要流行地区在非洲,东南亚地区仍然面临

    2025蛇年将至,春节是家人团聚、朋友相逢的美好时刻,也是人们出行的高峰。在春节假日期间,由于归国返乡和出境旅游人数的增多,人员流动频繁,输入性疟疾的风险也随之增加,特别是从疟疾高流行区归国的人员,更需提高警惕。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24年世界疟疾报告》,2023年全球约有疟疾病例2.63亿例,因感染疟疾而死亡的人数达到59.7万,83个国家有疟疾流行,主要流行地区在非洲,东南亚地区仍然面临较大挑战。

    2021年我国已经成功实现消除疟疾的目标。2024年,我国共发现3000多例输入性疟疾病例,死亡10余例。因此需做好疟疾相关防控工作,确保大家都健康安全地欢度新春佳节。

    疟疾的科普小知识

    疟疾是一种由人类疟原虫感染引起的寄生虫病,主要通过雌性按蚊叮咬传播,也可经血液传播。人类疟疾主要由五种疟原虫引起:恶性疟原虫、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卵形疟原虫和诺氏疟原虫。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按蚊

    感染了疟疾有哪些表现?

    疟疾的症状可能包括:高热、寒战、出汗、头痛、肌肉痛、疲劳、恶心和呕吐、腹泻、贫血、黄疸(皮肤和眼睛变黄)等。

    如果不及时治疗,特别是恶性疟能导致严重并发症,如脑疟、严重贫血、呼吸衰竭等,死亡率较高。

    出入境人员疟疾防护须知

    出行前的准备

    1.了解目的地情况

    要提前了解当地疟疾的流行情况,做好风险准备。例如在非洲的一些国家,疟疾全年都有发病,而且传播媒介按蚊的密度可能较高。可以通过查询世界卫生组织官方网站、中国驻当地使领馆发布的健康提示或者咨询专业的旅行医学机构来获取这些信息。

    2.药物准备

    根据目的地疟疾的流行情况和类型,在医生的指导下准备抗疟药物用于预防或者应对紧急情况使用。同时,要注意药物的保存条件,有些药物需要避光、防潮保存。

    3.个人防护用品准备

    准备长袖长裤、蚊帐等物理防护用品,以及含有避蚊胺(DEET)等有效成分的驱蚊剂等。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按蚊

    在流行地区的防护措施

    1.居住环境防护

    入住有纱门、纱窗的房间,睡前检查房间内是否有蚊子,尽量使用蚊帐,最好是杀虫剂处理过的长效蚊帐,要确保蚊帐没有破损,且在药物的有效期内。对于室内可能藏蚊的角落,可以使用杀虫剂进行喷洒,但要注意通风,避免人员中毒。

    2.户外活动防护

    避免靠近可能有蚊子孳生的水体,如池塘、溪流、稻田等。尽量避免在黄昏至黎明蚊虫活动高峰期外出。如果必须外出,要穿好长袖长裤,裸露皮肤涂抹驱蚊剂,减少蚊虫叮咬机会。

    返程后的注意事项

    1.自我健康监测

    从疟疾流行地区返回后,要进行自我健康监测。疟疾的潜伏期一般为7-30天,但也有少数情况潜伏期可能更长。一旦出现发热、寒战、头痛、肌肉酸痛、乏力等不适症状,要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自己的旅行史,包括去过哪些地方、在当地停留的时间等信息,以便医生能够及时进行疟疾的检测和诊断。

    2.家人防护

    为了避免可能的传播,返回后在还有蚊虫活动的地区,尽量避免被蚊虫叮咬,防止疟疾继发传播。对于从流行地区带回的行李等物品,要检查是否有蚊子藏匿,必要时可以进行清理并杀灭蚊虫。/健康科普

    作者:寄生虫病所 易博禹、夏志贵

    审核:许学年

    编辑:杨紫萱、张林林

    监制:姚建义、于子涵

    1.

    2.

    3.

    快点“一键三连”,
    一起健康生活吧!


     
    (文/匿名(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发布者) / 非法信息举报 / 删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昵称为 e3da**** 发布的作品,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发布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54208694@qq.com删除,我们积极做(权利人与发布者之间的调停者)中立处理。郑重说明:不 违规举报 视为放弃权利,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个别老鼠屎以营利为目的遇到侵权情况但不联系本站或自己发布违规信息然后直接向本站索取高额赔偿等情况,本站一概以诈骗报警处理,曾经有1例诈骗分子已经绳之以法,本站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若遇 违规举报 我们100%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0相关评论
     

    (c)2008-现在 cuog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