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细雨纷纷,流淌思念的泪水。
微风习习,诉说无尽的哀思。
又是一年清明时,深深的思念在空气中蔓延。过去一年多来,那些因公牺牲的法院干警,用生命诠释了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以及对司法事业的执着和坚守。他们是法治星空中的璀璨星辰,点亮我们继续前行的路。
忠诚如磐,担当在肩
在江苏省仪征市人民法院,边晓斌的名字早已成为了一面旗帜,象征着对党忠诚、对人民赤诚、对事业虔诚。
2023年12月14日,这位扎根基层法院29年的优秀法官,在执行破产案件现场勘查任务时,不幸摔倒致伤,倒在了工作岗位上,年仅49岁。
“边院长总是冲在最前面,他用生命践行了对党的忠诚。”回忆起仪征法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四级高级法官边晓斌,同事们无不眼含热泪。2003年非典疫情暴发时,边晓斌主动请缨奔赴抗疫前线,挨家挨户走访排查,向群众宣传防疫知识。那段时间,他每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却从未有过丝毫抱怨。因在抗击非典疫情期间表现突出,边晓斌被批准入党。从此,他把毕生精力都献给了党和人民。
2016年,边晓斌听从党的召唤,投身援疆事业。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源县,他克服重重困难,帮助新源县人民法院建立法官联席会议制度,推行集中执行模式,指导多元力量参与纠纷化解,助推新源法院审判质效跃升至所在州第一方阵。援疆任务结束后,他仍然心系新疆,推动扬州市7个基层法院和新源法院结对共建。他常说:“援疆不仅是一项任务,更是一份责任,我要为两地的司法事业搭建一座桥梁。”
参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边晓斌仍旧冲锋在前。他率团队排查了3118件民间借贷案件,将64件涉嫌“套路贷”虚假诉讼案件依法裁定驳回起诉,并建立起“套路贷”虚假诉讼甄别机制,严格落实立案风险告知、预警系统强制检索等举措,仪征法院当年新收民间借贷案件降幅达45.3%。
“法官不仅要办好大案,更要办好‘小案’,因为每一个‘小案’背后都关系着老百姓的切身利益。”这是边晓斌常挂在嘴边的话。扎根基层人民法庭十余年,边晓斌坚持“小案”不小办,积极开展巡回审判、法治赶集等活动,把司法温暖送到田间地头。他所承办的1000余个案件“零上访、零投诉”,他多次被上级法院评为“十佳办案能手”“办案质量标兵”“法治宣传教育先进个人”。
2013年,仪征某大型国企短期工纠纷爆发,500余名工人牵涉其中。边晓斌积极配合地方党委政府,全力做好法律释明和人员稳定工作,主动开辟涉民生案件绿色通道,灵活运用示范诉讼等方式,维护了工人们的合法权益。他感慨地说:“这些工人背后是一个个家庭,只有妥善解决纠纷,才能让百姓安心。”
新时代新征程,边晓斌着力打造“真给力”营商环境司法品牌,创新方式方法推进一批企业破产重整,积极参与沿江船企转型升级,分类施策处置“问题楼盘”,开展“破产涉税事项便利化改革”,努力让法治成为当地最好的营商环境。
为民初心,始终坚守
“当时我们正在讨论如何妥善处理大埔某物业公司与业主之间的物业服务合同纠纷,陈院长就突然倒在了会议桌上。”说起2024年7月4日发生的事,广东省大埔县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黄君依然难以相信,“陈院长倒下的那一刻,手里还握着那支陪伴他多年的钢笔。”
大埔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陈声欢生前工作的办公桌上,2024年1月至6月审判质效统计表摆放在最上面,表上是他写下的各种标注。工作笔记本也在桌上放着,详细记录着工作上各种事务安排。一切都和往常一样,仿佛主人从未离开。
“民事诉讼的目的是解决矛盾纠纷,如何才能达到案结事了政通人和的最佳效果?”回忆起陈声欢多次在党组会上提出的问题,黄君哽咽了,她动情地说:“山因脊而雄,屋因梁而固。扎根基层近35载的岁月里,司法为民是陈院长始终坚守的初心。”
坚持党建引领、强化源头治理、完善基层治理体系,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陈声欢带领全院干警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主动融入党委领导的“1﹢ 6﹢ N”基层治理体系,大埔县14个镇都留下了他实地调研的足迹。
在走访调研的基础上,陈声欢带领团队制定了一套较为健全的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化解工作机制,从内部工作流程、督查、考核到外部衔接、联动协调,全方位保障矛盾纠纷前端化解落到实处。
数年沉淀,成效初显。在陈声欢的带领下,大埔法院以“人民法庭、诉讼服务站、法官服务点”建设为契机,制定了一套较为完善的联调协作机制,高质量推进60个“无讼村”建设,以多元解纷模式回应山区群众的司法需求。2023年,大埔法院获评梅州全市法院前端工作成效明显单位。“在他离世的前几天,他还在跟我们讨论如何加强信访工作。”大埔法院负责信访工作的黄广溪感慨道。
陈声欢虽是一院之长,但他始终牢记自己也是一名人民法官。他认真研究法律条文,看到精品案例或最新司法解释,总会及时分享到工作群。他法律底蕴厚实,审委会讨论案件时,总能一针见血指出关键所在。
“庭审驾驭能力强,对诉辩双方的主张和意见,他都会认真听取、实时引导,并依法进行释法析理。”大埔法院法官蓝文远谈到陈声欢时十分敬佩:“有时当庭无法调解的案件,陈院长能利用在庭审过程中捕捉到的细节,及时开展庭后‘背靠背’调解,力促案结事了人和。”
“那天陈院长来立案庭找我,跟我强调下次的调解书上要把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条款单独列出来,可以让当事人一目了然。只是没有想到,他再也看不到了。”法官助理黄兴华十分伤感。
“做任何事情都没有捷径,唯有实干。”这是陈声欢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近年来,陈声欢推动大埔法院建立被发回重审、改判案件轮阅、台账管理制度,坚持案件繁简分流,加大小额案件诉讼程序、简易程序适用力度,完善“多元解纷﹢司法确认”衔接机制等,执行预处罚经验做法得到最高人民法院肯定。在陈声欢的带领下,大埔法院的综合审判质效逐年提升。2024年上半年,在梅州法院综合提升审判质效创先争优工作中,大埔法院连续两个季度获评全市法院综合优胜单位。
陈声欢的突然离世,对大埔法院干警来说,是震惊,是不舍,更是痛惜!大家再也看不到总是挺直腰杆、说话中气十足、走路带风的“老陈”了。
信仰如炬,奋斗不息
中原大地,正气浩然,英雄辈出。生于斯长于斯的王佳佳法官带着太多的不舍和遗憾走了……把忠诚和担当永远留给了我们。
王佳佳生前系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人民法院立案庭副庭长、一级法官。2024年8月7日,王佳佳因依法公正办案,遭蓄谋报复、残忍杀害,年仅37岁。王佳佳倾心竭力在基层法院工作一线奋战13年,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初心使命,勤勉敬业、一心为民,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对党和人民的铮铮誓言。
2025年2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河南省委联合召开追授王佳佳同志称号表彰大会,追授王佳佳同志“全国模范法官”“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就学习、宣传、弘扬王佳佳同志的先进事迹和高尚品格作出部署。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军代表最高法向王佳佳同志表示深切悼念,向王佳佳同志的家属表示亲切慰问。他指出,王佳佳同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忠实践行者,是新时代政法干警牢记初心使命、坚守法治信仰的优秀代表,是人民法院忠诚履职尽责、严格公正司法的模范法官。
一位英模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典型就是一盏明灯。从江苏仪征、广东大埔、中原大地到全国两会的庄严会场,英模的故事走出了他们守护的一方土地,来到了首都北京。
在不久前的全国两会上,张军院长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时指出,深入开展向鲍卫忠、韩旭辉等英模学习活动,激励广大法院干警坚守为民初心、坚定法治信仰,涌现出丁宇翔、余崇斌等一大批先进典型。王佳佳、陈声欢等17名司法人员忠诚履职,献出宝贵生命。
全场为之动容。为失去一位位好党员、好法官而无比痛惜,为曾拥有忠诚履职、一心为民的他们而深感骄傲。
这些好党员,好法官,他们始终把奋斗当信仰、视事业为生命,把党赋予的职责扎扎实实担好,把手中的法槌不偏不倚敲好,把平凡的工作认认真真干好,用无私无畏、严格公正司法的实际行动践行入党誓言,充分展现了新时代人民法官的卓越风采,彰显了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
让我们始终铭记英模的名字,铭记他们为司法事业付出的一切。让清风拂去我们脸上的泪痕,让内心的信念化作向前的力量。
全国法院干警将继续传承浩然正气,铭记伟大理想,坚守平凡岗位,为每一个案件精心雕琢,为每一次审判全力以赴,向着公平正义的目标不懈奋进,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来源:人民法院报·1版
记者:王丽丽
见习编辑:肖雅雯 姚涵 |联系电话:(010)67550939|电子邮箱:fyxw@rmfyb.cn
新媒体编辑:裴蕾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