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病后寻良药,不若病前能自防。
疮疹之作,始因婴孩生时,啼声一出,则咽下口中秽浊,蓄之在胃,因气运变迁,主客胜复,邪气郁发,与元受秽浊激搏,而形于肌肉皮肤之外。初发有类伤寒,不拘四时,皆有此候。
经云:春夏为顺,秋冬为逆。盖春夏则阳气布,玄府开,人之气血流畅,邪毒易出;秋冬则寒气盛,而水冰地冻,人之气血凝泣,故难出也。小儿所患此证,轻重不等,命名亦异。轻者如麻,俗言麻子;重者如豆,谓之豆疮;重而又重,密如浮薸,俗曰赤薸。既传及此,已是危急,医与病家,切宜详审。
故出各有其名,心为红点,肝为水疱,肺为脓疱,脾主结痂,惟肾居下,不受秽浊,所以独无其证。若见疮色黑陷,乃毒气入肾,急投麝香人齿散救之,及一匕金尤妙。
此言五脏各有所主及其发也,始为壮热,腰痛咳嗽,面目皆赤,或乍凉乍热,两足微冷,有惊搐谵语者,有腹痛欲吐者,有头痛烦渴者,六脉紧数,耳尻俱冷,呵欠顿闷,至五六日,身出红点,红点成水疱,水疱成脓疱,脓疱之后,结痂疕则瘉矣。
此证才见,似是而非,若同而异,疑贰之间,但以升麻汤加麻黄与之发表,及清肺饮。盖肺主气,王氏曰:豆疮气均则出快,故用之。仍不可过投。兼此疾首尾无下法,若下之必损脾胃,然万物得土气温暖而生,下之则脾土虚冷,气血无自而盛,故豆疮因脾胃虚冷而气血亦衰,遂有伏陷之变。
又 《内经》云:诸痛痒疮疡,皆属于心。虽各脏形证不同,而心实为之主。心主血,因其血热在里,再遇六淫侵袭,两相攻击,自内而形于外,则发之为豆疮,未有不先见其血点而后结脓疱,故其原出于心,或痛或痒,以分虚实。
经曰:诸痛为实,诸痒为虚。切宜知此,不可妄投药饵。若一出便齐者为重,不齐者为轻,以中和汤通顺表里,及芪归汤催胀而已。既出不多,发之亦少,此为本疏,不宜再发。有大热者,以导赤葛散利小府;微热者,用㕮咀五苓散加人参、甘草,水煎。
欲出不见者快斑饮;久而不结痂疕者,是表有热盛蒸于皮肤,可用升麻汤加黄芩以解之。若豆疮见形,有渴泻吐痢,用陈氏木香散、异功散、豆蔻丸治之。有虚痒者,多服芪归汤及中和汤。已上豆疮,大约施治不过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