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调动社会各方参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积极性,推动信用应用创新,发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促进作用,广东省开展信用应用创新“揭榜挂帅”行动,组织全省各地各单位揭榜攻关,集中用力,积极探索信用应用新场景、新模式。行动开展以来,109个项目被列为计划项目实施,30个优秀项目的经验做法被复制推广,推动广东信用环境“粤”来越好。
一、聚焦夯基础、强治理、广覆盖,推动信用平台越来越智慧
信用平台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信用信息是信用建设工作的生命线。通过信用应用创新“揭榜挂帅”行动,广东打造了互联互通、融合创新的公共信用平台体系,并推动平台服务向基层延伸。比如,信用广东平台纵向联通信用中国平台和21个地级以上市信用平台,累计归集信用数据245亿条,数据量持续居全国首位。深圳市依托信用深圳平台建立信用服务实体经济大数据实验室,构建公共数据、商业数据、跨境数据多维大数据生态,并与企业、高校、科研咨询等机构开展协同共创,推动在医疗、养老、家政、旅游、购物等民生领域实施“信用+”工程。东莞市对全市信用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和综合分析,结合图表、图形、地图等全方位展示全市信用工作总体情况及信用数据归集情况,成为全市信用工作的“晴雨表”。广州市越秀区建设信用越秀综合信用服务平台,成为越秀区信用信息总枢纽、信用服务总窗口和信用监管总网络,实现信用报告“一键下载”、信用修复“一站服务”、海关培育“一网服务”、信用服务“一键互通”。广州市黄埔区打造“一库、一系统、一网两端”区级信用平台,建立纵横结合的信用数据归集机制,实现企业“一企一档”,并与全区部门业务系统对接,链接政府、园区、专业机构等多方资源,支撑园区信用招商管理,向全区企业提供信用租赁、创业引导、供需对接等服务。
二、围绕解难题、赋新能、拓成效,助力信用融资越来越便利
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是困扰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普遍性问题。通过信用应用创新“揭榜挂帅”行动,广东推动搭建多元化融资信用服务体系,加强公共信用信息同金融信息共享整合,推广基于信息共享和大数据开发利用的“信易贷”模式,破解银企信息不对称难题。比如,广州市迭代优化“信易贷”平台,通过构建“公共+市场+场景”数据体系、创新研发场景金融产品、构建贷前风控贷后预警模型等方式,实现“一场景一方案,一行业一特色”,有效提高中小微企业贷款覆盖率、可得性和便利度。截至目前,平台累计注册企业约83万家,促成放款约2570亿元。河源市龙川县联合本地金融机构,依托政府采购智慧云平台,以政府采购信息和企业信用为基础创新开发适合市场需求的信贷产品“政采贷”,为企业提供免抵押免担保信用贷款,助力县域中小微企业发展。中山市组织住房公积金管理单位与银行机构携手建立“信用+公积金”信贷模型,实现企业快速融资和银行安全放贷的“双赢”局面,截至目前“金银”信贷惠企共5200多家,授信金额超100亿元。江门市基于个人信贷场景发布了“自然人参保缴费”数据资产凭证,市民只需授权银行调用本人参保缴费数据资产凭证,即可在15秒内快速评估贷款金额,极大简化信贷业务审核流程。截至2024年5月末,累计签发9520张凭证、发放市民闪电贷1530笔。
三、突出新理念、降风险、优环境,促进信用监管越来越高效
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通过信用应用创新“揭榜挂帅”行动,广东推动政府监管理念和监管方式创新,发挥信用在创新监管机制、提高监管能力方面的基础性作用。比如,广东省注册会计师行业实施以信用为基础的行业诚信分级分类管理机制,依托会员诚信画像系统,对会员信用进行评价,根据信用状况对会员对应实施差别化监管和奖惩措施,促进全省注册会计师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广州市建立符合超大城市监管需求特性的评价体系,将全市超210万存续企业全部纳入评价,结果每日动态更新,实现信用评价“无死角”,支撑各行业部门开展信用精准监管。佛山市创新打造零售药店融合监管新格局,积极探索基于信用分类的“守信快批+智能随机”融合监管模式,审批时间缩短98%,涉企干扰减少68%,监管效能提升50%。中山市创新建立合同履约监管系统,开展合同履约“跟踪-预警-抽查-评价-应用”全流程监管机制,实现合同数据“可留痕、可溯源、可追踪”的全过程大数据监管。肇庆高新区聚焦惠企政策分散、申报繁琐、资金审批慢等问题,率先开发上线“免申即享”服务平台,并对接信用信息平台,通过事前一键核查申报主体信用信息、事后全流程落实信用监管手段,打造政策免申请、流程智能审批、资金秒到账的“免申即享”政策兑现新服务,推动惠企政策精准落地。
四、坚持做实事、惠民生、便企业,推动信用激励越来越广泛
信用建设的核心在于让信用有用。通过信用应用创新“揭榜挂帅”行动,广东大力推动信用场景建设,促进信用在全社会广泛应用起来,让守信企业群众享受到信用的获得感,真正实现守信者一路绿灯。比如,深圳市南山区推出“先诊治、后缴费”信用就医便民服务,开发部署全区统一的信用就医微信小程序及监管端、医院端、银行端、担保端四端管理系统,用户签约时平台实时授信,就医时直接进行治疗、检查化验、取药等,就诊结束后一次性完成支付,目前已覆盖全区6家区属公立医院及83家社康中心,市民平均就医时间缩减30%。深圳市宝安区创新“信用+合规”园区管理模式,开展“信用领航助企”行动,为信用合规示范园区和示范企业推出赋能计划,整合政府资源和市场资源,联合工信、市场监管、金融、政数、税务等多部门,对获评信用合规示范园区推出行政审批、行政监管、合规激励、税收服务、金融服务等联合激励措施。珠海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打造“诚信海岛”模式,创新开展海岛诚信商户评选,积极打造外伶仃诚信海鲜市场,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经营诚信、发展潜力大的商户,2023年海岛接待游客163.6万人次、同比增长116.1%,旅游综合收入9.18亿元、同比增长111.8%。佛山市搭建“一卡通”平台,实施守信激励“一卡通”,居民凭社保卡可查询本人信用信息,并联合多部门推出文化旅游、就医购药、公交出行、住房公积金提取、智慧校园等多个便民场景。
五、坚持小切口、钉钉子、出经验,推动信用创新越来越活跃
信用建设是一项改革性、创新性工作,信用“小切口”可以引领体制机制“大变革”。通过信用应用创新“揭榜挂帅”行动,广东不断推动信用创新场景建设,积极探索运用信用理念和方式解决制约经济社会运行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比如,广东省投资和信用中心探索构建基于信用数据分析挖掘的经济主体运行监测体系,成功研发全国首个经济主体运行活力指数、预期生存指数,构建3500个经济运行探针指标,全方位感知全省经济主体运行状况,有力辅助支撑开展宏观经济监测预警工作。广州市南沙区依托地理区位、战略地位优势和政策加持,构建5个“1”跨境信用工作体系(一家首个区级跨境信用领域协会、一个粤港澳跨境信用服务联盟、一项粤港澳企业诚信合规评定标准、一项“诚信合规”电子化认证标识、一系列跨境信用交流合作活动),创新探索粤港澳跨境信用合作。潮州市推行信用承诺替代投标保证金机制,经信用核查未被列入失信名单的投标人,在线签署“投标信用承诺函”后无需实质性缴纳项目投标保证金,在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的同时提升了招投标市场诚信水平。(广东省发展改革委提供)